中国天气网讯 2025年7月19日,中国气象局气象与医疗健康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度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举行。本次会议由实验室主办,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气象与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华风集团中国天气·健康气象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本次会议以“应对气候变化,守护人民健康”为主题,汇聚来自气象、医疗、公共卫生、临床机构等领域百余名专家学者。时值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与中国气象局首次联合发布“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不久,本次会议进一步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与医疗健康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路径,围绕健康风险预警、科技成果转化、跨部门协作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应对气候变化健康挑战、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科研院所处处长郭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免疫司综合处处长费佳,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处长白桦、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王林,实验室共建单位负责人、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董事长李海胜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中国气象局科技司科研院所处处长郭锐强调,气象与医疗健康融合是提升气象服务效能、守护民生的重要举措,实验室要聚焦国家战略,主动担当作为,主动融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建立的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汇报机制,主动承担关键科研任务,全力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着力打造高水平交叉学科梯队,持续拓展国内外影响力,以高效的科研协作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免疫司环境卫生与学校卫生处(综合处)费佳指出,实验室是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的“重要支点”,要不断地强化机制联动,主动融入大局;聚焦科技攻关与产品孵化,服务民生需求;拓展全球视野与科普宣教,提升全民素养,推动实验室成为政策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引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处长白桦表示,作为主要依托单位,北京协和医院明确 “服务国家战略、驱动学科交叉” 定位,未来实验室要积极发挥“技术枢纽”功能,驱动数据融合与科研攻关一体化;积极参与建设中国气象局健康气象科技成果库,并以此为核心推动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以转化为目的的开放课题研究,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和公众服务转化。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许小峰会长表示,实验室是国内首家气象与医疗健康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平台,在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战略中具有战略意义。协会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内外资源支持,推动气象数据共享与成果转化,提升国际影响力。
实验室共建单位负责人、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董事长李海胜介绍了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后的社会反响,表示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作为实验室的首家共建单位,将始终支持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携手实验室以成果库建设驱动行业规范体系构建,积极为实验室搭建成果市场转化的桥梁。
会议邀请多位气象与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分享,围绕气象敏感性疾病机制、健康风险预警模型等议题展开精彩的学术交流。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分享了极端天气与传染病复合灾害的关联机制,提出多灾种综合防控理论框架,为应对气候变化下的公共卫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解读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早期预警模型,强调精准气象因子筛选与动态评估的重要性,为建立分区域、分人群的健康气象早期预警体系提供技术路径。
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王林,分析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政策链,提出通过“科研-政策-实践”闭环推动成果落地,助力提升全社会气候健康适应能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研究员孙庆华,对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研究与应用情况做了精彩分享。介绍了高温健康风险加剧背景下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并阐述了预警技术创新路径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为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提出了中国方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杨靖教授作为临床医生代表,深耕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他介绍了寒冷心血管风险防控的前沿成果,剖析温度与心血管健康的关联,详细介绍了寒冷心血管健康风险预报预警影响机制,为疾病防治提供新视角。
最后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吴婵媛,在中期工作汇报中发布了实验室五年发展规划与实验室管理办法,宣布实验室获批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支持,并提出未来实验室要强化数据融合、参与成果库建设、加速开放课题转化,推动精准健康防护。
实验室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成果转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泰源,介绍了实验室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从人才与团队建设、统筹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深入融入气象与健康协作机制、保障实验室高效规范运行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会议最后,“健康气象风险预警的社会化应用探索实践” 圆桌对话成为一大亮点。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气象与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何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王林、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秘书长曾文明、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气象台副台长徐菁、中再产险普惠金融部意外健康险负责人师润进行了充分的对话交流。
各方从公共卫生防控、心血管疾病管理、基层健康气象社区服务实践、健康气象保险产品创新等维度,深入探讨健康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如何融入多元社会场景,思维碰撞间,为健康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破圈融入社会、释放民生价值,探寻切实可行的路径 。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气象与医疗健康交叉领域发展迈入新阶段。通过整合资源、突破壁垒,实验室将为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提供科技支撑,助力构建“监测-预警-干预”全链条服务体系。未来,随着科研成果的持续转化,气象赋能健康的理念将更好地惠及亿万民众,为全球气候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